网站标志
自定模版

距离2025开幕还有
---

展会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Contact

联系人:李经理

电   话:139-1733-3148(同微)



2025中国(上海)国际半导体产业博览会——官网 > 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技术如何互为对方解决市场制约瓶颈?

集微网消息(记者/Aki)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也愈加关注,可穿戴设备也在这个时候适时地出现,市场更是一片火热。然而经过多年发展,可穿戴设备虽然不断推陈出新,但是能够吸引人的产品依然不多。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似乎陷入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产品价值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是什么在限制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可穿戴设备未来依然难以迎来大的增长,甚至可能真的沦为数据收集的二级入口。

可穿戴设备成长动力不足

根据投中研究院最新公布的《2018可穿戴传感器产业技术报告》显示,自2016年以来,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与营收规模约以13%的年增长率保持平稳增长,其营收规模已经达到了近350亿美元/年。

这主要得益于在各大厂商的积极研发下,可穿戴设备种类不断增加、产品技术日渐成熟,用户体验不断提升以及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这些要素都在吸引着消费者不断更新换代购入新的可穿戴设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与前五年相比略有下降,后续发展动力更是遇到瓶颈。

这种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全球可穿戴设备品牌的出货量来看。虽然前五大机构占据50%以上市场份额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是与2015年相比,除小米和三星之外,苹果、Fitbit等厂商的市场份额均略有下降。

其次,可穿戴行业整体投资热度下降。投中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7年,可穿戴行业的投融资笔数已经从145笔下降到77笔,下降比例高达46%。投资金额也从47.3亿元下降到了31.2亿元,下降了34%。

那么造成可穿戴市场发展瓶颈的症结在哪里呢?

可穿戴市场的发展症结是什么?

从可穿戴设备诞生之初,就是作为智能手机的附属设备出现的,虽然之后的功能不断变化,但是对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这类产品而言,很多功能依然离不开手机的支持,甚至于部分功能是智能手机的拓展。

这就使得可穿戴设备本身的定位就是一款非刚需的消费电子产品,AR/VR这类设备更是如此。

投中研究院研究报告指出,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与消费者的使用意愿是分不开的,对于非刚需性的可穿戴设备而言,产品的便捷性和功能性已经成为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

由于消费者更倾向于佩戴与手腕、手臂、手指、头部和腰部相关的可穿戴设备,因此,我们发现,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细分市场产品的市场份额分布情况基本与消费者的佩戴意愿一致。未来这一趋势也不会改变。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139-1135-7971   

13917333148@163.com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2025中国(上海)国际半导体产业博览会